沪港通开闸以来,北向资金就一直受到市场关注。进入到2019以后,北向资金往往能够先于市场做出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先验性,俨然成为了市场的风向标。
那么北向资金有何优越性,以致于可以得到如此重视?其与市场的整体表现是否具备相关性?在投资表现上是否能够战胜市场的平均水平?笔者决定就此做一些探讨。
首先,我们先看看北向资金的流动与A股市场的相关性。如图,我们选择的对比标的主要是沪深300成分指数,我们可以知道北向资金的动向与A股市场的波动并不具备严格的相关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将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再做相关性分析,就会发现北向资金净买入的强弱指标与沪深300指数波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这主要是因为,北向资金的流入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区间波动性比较大;而指数的波动性显然要比资金流向的波动性要小得多。另外,由于受到北向资金流动的影响,存在部分跟风资金跟踪操作,使得北向资金的影响力阈值发生外溢。
有了前面的结论做铺垫,我们可以合理假设,北向资金在投资收益上是能够战胜市场平均水平的,否则他没有理由吸引场内的其他资金跟风操作。
如上图所示,北向资金的持仓市值始终高于买入净额。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测算出来的净值表现也是相当优秀的。
另外,根据信达证券的测算,北向资金在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层面的表现都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在行业选择上,北向资金具备较强的前瞻性,按照数据回测,北向资金无论是在累计收益,还是在回撤控制的水平上,都显著优于全部的A股指数。
而北向资金增持规模靠前的个股,其表现也是显著优于指数的,跟投的效果显而易见,同时也使得股价走势存在一定的惯性。
其实总的来讲,从2014沪港通开闸算起,沪深两市累计流入的北向资金净额也还不到8000亿,平均到每个交易周也不过只有3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分散到日内的话更是可以忽略不计。若是要论交易因素所形成的直接影响力,北向资金的能量或许还不如几只主力游资机构。
但是北向资金为何就成为了A股市场的风向标,甚至能够主导市场的涨跌呢?这主要还是因为其优秀的投研能力,并由此形成的超越市场的盈利能力。简而言之,赚钱才是硬道理,跟上聪明的资金才是明智的选择。
因此,如果以后各位读者也发现北向资金正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你们不必为此感到奇怪,这只是说明了这些外资机构有多么的聪明!
(数据及图表均来源于信达证券研究所,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