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行情技术开发,机构投资,2020年靠什么推动加

金银行情

 
对于全球走向无现金社会,大范围采用加密货币的趋势,除了加密货币本身的发展,还有哪些因素能够为其提供助力呢?
 
加密货币前景广阔,行业爱好者和专家一直在增加,机构投资者如今愈发关注起了与加密相关的项目和产品,就连全球各地高校也开始提供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课程。经过今年一年的发酵,谁都看得出来,到2020年了,全球金融和技术的发展才是会影响到加密货币被采用的关键。对于全球走向无现金社会,金银行情大范围采用加密货币的趋势,除了加密货币本身的发展,还有哪些因素能够为其提供助力呢?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使用范围的增加
 
在新兴的几项技术里,无论是哪个行业,其接下来的计划中必然少不了人工智能的存在。由于无处不在的数据,以及如今的机器学习和高性能可扩展计算,不少专家认为是时候将世界推向人工智能时代了。甚至许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标志。
 
但是,与AI关注度不匹配的是与该词相关联的项目融资量,根据一份名为《2019年AI现状》的报告显示,大多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项目最多只能获得50%的资金,这一情况导致了市面上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程序的实际数量远远少于宣传中的。
 
加密货币行业则相反,虽然加密货币行业今年开始逐步走入了大众视野,同时也拥有着各种应用程序,但其在主流中的热度与关注度依然无法与人工智能比肩。因此,在2020年中,加密货币行业可以将自己的应用程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从而吸引更多主流大众,也就是俗称的“绑CP”、“蹭热度”。
 
当然,这里的“绑CP”并不是单纯的制造噱头吸引大众眼球,而是要真正的将两种先进技术相结合,为各自的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在采矿过程中有效优化能耗。今年,加密挖矿对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一度引发热议,加之明年比特币减半给采矿业带来成本的增加,都会对矿工们的利益造成一定影响。结合人工智能,某些程序可以降低能源成本,一旦实施,人工智能可以潜在地计算特定节点性能的可能性,并将其用于区块链上,以此提高计算挖矿速度,降低挖矿成本。
 
除此之外,当加密挖矿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时,99金银不同的节点之间将会实现自主通信,从而提高区块链上的共识协议效率.AI,物联网和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使其完全自主,从而不再使用信用卡而是使用加密货币进行相互交易。
 
卡拉胶是一个旨在将加密货币与物联网相结合的项目,其项目创始人表示:所有技术进步的最终愿景是实现从自动化转向自主,并将机器转变为自主的经济主体。通过将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分布式分类账技术相结合,将可以使用新的突破性应用程序。
 
微芯片的增加与无现金系统的使用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上次使用现金是什么时候?
 
由于微信,支付宝、QQ钱包等各种电子支付的兴起,近几年来,我国大众对现金的使用度越来越低,其实不仅是我国,世界各地迈向无现金社会的步伐都在加快,全球无现金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
 
在我的国,现金支付率已经从2012年的96%减少到了2019年的15%,数字支付是如此普及,以至于我国已经围绕它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瑞典等国像无现金社会的过渡也非常有效,该国的流通现金已经下降到了GDP的1%,瑞典法律使得各零售商完全可以拒绝顾客进行现金付款。有专家预测,或许几年后,瑞典将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无现金的国家。
 
对于加密货币而言,无现金社会正是它们的主场。
 
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兴趣的增加
 
资产大亨与机构投资者永远像是海上的鲨鱼,只要嗅到一丝金钱的味道,就会义无反顾的追上去。因此,想要知道一个行业前途是否光明,只需看看那些华尔街富豪与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就可以瞬间明了。
 
富达投资公司的调查显示,在441位美国机构投资者中,有47%“意识到数字资产是一种创新技术”;超过70%的受访者对数字资产持乐观态度;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未来对数字资产进行投资。甚至受访机构中,有22%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拥有了数字资产。金融界对加密货币或数字资产的兴趣,已经从早期的采用者和储备组发展为对行业抱有浓厚兴趣的金融顾问,传统对冲基金和家族企业,例如,JP摩根为客户发行了加密货币摩根大通币。
 
2018年由全球托管人和BitGo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报告表明,94%的财政捐赠投向了与加密相关的项目,且仅7%的捐赠表示:“预计未来的12个月的拨款将会减少”,其余的则都对增加拨款持乐观态度。即便今年加密货币行业面临着沉重的监管压力和持续性波动,这些机构投资者和捐赠基金经理也几乎没有任何退缩的迹象。
 
2020年,尽管全球趋势仍然高度不可预测,但能够推动加密货币广泛采用的因素却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之类关键工业4.0技术的兴起,将会朝着哪种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令人拭目以待。

Copyright © 2014-2019 99金银-最全面的国际金银行情资讯网站 版权所有